文章来源:荷斯坦奶农俱乐部
专家老师合影
专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
“未来牛场非常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,牧场要跟着行业发展、未来行业趋势走,高级研修班邀请的都是国内顶级专家,我们希望通过专家讲解的牧场管理关键点,牧场主能够提升养殖理念,找到牧场的可提升空间,一线人员能跟上技术型转变的步伐,并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做出努力。”蒙牛奶源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付旺盛在第八期蒙牛·中国农大现代奶牛场高级人才研修班讲到的。
付旺盛 蒙牛奶源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
2017年5月10日,蒙牛•中国农大第八期现代奶牛场高级人才研修班在牛人最高学府——中国农业大学正式拉开帷幕,本期学员为精心挑选的蒙牛一线优秀技术骨干以及优秀牧场主。研修班通过专业定制课程讲解+结业考试答辩的形式,从奶业形势分析、奶牛饲养、疾病防控、繁殖育种、牧场设计等维度全面提升人员专业技术能力。
从当前奶业形势,发达国家奶业发展经验,到奶牛养殖技术进展,每一节内容都是牧场主们重点关注的议题,无论是基础知识,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精细化解决方案,越来越多的牧场主们在培训中找到了提高效率、提高竞争力的出路。除国内顶级专家老师的课程外,本期研修班首次设置了内训课程,开启了奶源技术内训师队伍打造的新篇章。
参与本次研修班的领导有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、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邓荣臻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、蒙牛助理副总裁、奶源事业部总经理温永平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杨敦启、蒙牛奶源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付旺盛、高级经理兴长友等。授课专家有北京奶牛中心研究员肖定汉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化彬、吉林农大副教授甄玉国、中国农业大学施正香。评委专家有北京奶牛中心杭孝、立时达副总经理王海、法国馥蒂同创李亚君、东方联鸣总经理叶锋、司达特董事长李蔚、禾丰副总经理李宏、奥奈尔总经理孟秀荣。本次研修班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杨敦启主持。
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 杨敦启主持开班仪式
马莹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
当前我国奶业发展现状
①生产能力:乳品市场种类丰富、供应充足;
②质量水平:乳制品合格率高出食品合格率;
③奶牛养殖:奶牛养殖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机械化、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;
④乳品加工:乳制品企业加工装备、加工技术和管理运营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;
⑤消费水平:我国乳制品消费以液态奶为主,液态奶消费增长较快,其中巴氏奶消费比重较低;
⑥乳品贸易:进口乳制品市场占有率上升,乳制品出口量小;
⑦供需形势:供应总量仍有缺口,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。
主要任务:
①优化区域布局;
②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;
③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竞争力;
④推动乳制品加工业发展;
⑤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;
⑥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;
⑦打造国产乳品品牌;
⑧加强良种繁育与推广;
⑨促进优质饲草料生产;
⑩推进奶牛粪污综合利用;
⑪加强奶牛疫病防。
下一步农业部工作措施:振兴奶业五大行动。
①“种好草”,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;
②“养好牛”,开展健康养殖行动;
③“产好奶”,开展质量安全行动;
④“创品牌”,开展奶业品牌创建行动;
⑤ “讲好奶业故事”,开展中国小康牛奶行动。
中国奶业协会 副秘书长 邓荣臻
针对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,如何挖掘新的增长点,从产业链角度对现代牧场管理提出五大意识:
①大局意识,一杯牛奶强大一个民族,牛奶关系到民族未来,要有大局意识;
②环保意识,效益在规模,成本在防疫,生死在环保,业内联合环保协会,建立奶牛养殖环保方面委员会,与大型企业联合开设环保方面培训班;
③消费者意识,原来靠生产推动,现在是消费拉动,围绕消费者组织生产,调研消费需求,通过消费教育,引导消费需求;
④一体化意识,借鉴一带一路政策,共商,共建,共享,养牛人共同参与到乳品加工中;
⑤风险意识,质量安全是奶业生产线,要关注市场风险,资本风险等风险点。
李胜利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
国际奶业形势:世界牛奶价格像过山车,具有明显的周期性,供过于求。2017年级以后国际乳品价格下降的因素:①超预测的过剩库存,欧盟出售库存;②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测;③美元走强。上涨的因素:①主要出口地区的下降大于预测;②中国产量下降放大,需求的恢复较好;③从二线买家进口量超过预测。
国内乳制品加工业发展趋势:
①优化乳制品结构;
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;
③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;
④标准、法规、制度更加完善;
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;
⑥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提高。
乳制品消费现状:
液态奶销售额有增长,但销售量连续三年徘徊不前。
①乳制品消费的优势:奶业振兴是十三五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以及“二孩”政策助力婴幼儿乳企发展;
②劣势:消费结构不合理、三四线市场开发不足;机遇:消费增长潜力较大、消费升级促进行业增长;
③挑战:消费信心不足,消费量低、加工企业适应市场以及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不强。
对奶源过剩的措施建议:控制或减少牛头数、泌乳牛单产。
①中国小康牛奶行动,促进消费;
②建立奶粉收储制度;
③发挥政府、行业协会的管理、协调职能,扩大推广生鲜乳价格
协调机制;
④加强复原乳的监管和进口乳制品的抽检;
⑤养殖企业持续降本增效;
⑥合理生产,调整产犊计划;
⑦应用养殖技术和设施;
⑧乳企调整产品结构。
技术盛宴
奶牛繁殖生理基础与繁殖技术
朱化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
在当前的形势下,我们应该寻根溯源,从源头寻找影响我国奶牛繁殖效率的关键因素:
①营养、饲料和管理,合理的营养师奶怒繁殖效率提升的基础,应着重关注营养平衡和饲料品质、粗饲料质量和比例、饲养管理水平、动物福利等;
②疾病的影响因素,预防和治疗疾病,如传染病、“两病”、代谢病、肢蹄病、乳房炎、生殖系统疾病和应激方面;
③奶牛的繁殖与繁殖管理。在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,对于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疾病、营养和管理等占比96%,奶牛个体差异因素占比3%,配种技术因素占比1%。
同期发情主要方法:前列腺素方法、GIDR方法。其中一次前列腺素注射法发情率较低,约60%-70%;二次前列腺素注射法发情率较高,约75%-85%;前列腺素同期发情技术应用时要注意进行妊娠检查,2-5天重点发情观察;GIDR+前列腺素同期发情方法发情率高,约75%-85%,对没有发情周期的母牛效果明显,但成本偏高。
繁殖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,预防奶牛繁殖障碍,提高奶牛繁殖效率,应特别关注:饲料营养是基础,饲养管理是关键,繁殖技术是根本,管理是效益。要把握重点,注重细节。
精准营养·节本增效
甄玉国 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
泌乳牛阶段饲养管理的目标与控制点:
①适宜的体况:即高峰期无瘦牛、中后期和干奶牛无肥牛;
②牛体健康:奶牛健康的本质是氧化应激控制;
③繁殖正常:
④高产奶量:与奶牛品种、牛群结构、营养以及健康有关;
⑤高牛奶品质:控制牛奶乳脂率的阀门是乙酸,控制牛奶乳蛋白的阀门是氨基酸;
⑥低成本:控制公斤奶饲料成本要考虑产量以及原料的选择与搭配。
规模化牧场泌乳牛精准营养饲喂7步曲:
①改善挑食;
②提高干物质采食量;
③控制瘤胃的酸度;
④优化能量结构;
⑤能蛋平衡使MCP最大化;
⑥优化蛋白结构;
⑦平衡氨基酸。
规模牧场精准营养实施7步曲:
①营养方案制定(包括TMR制作工艺与料槽管理);
②CPM配方营养评估;
③原料检测;
④粪筛评估;
⑤TMR与青贮宾州筛评估;
⑥料槽管理评估;
⑦牛群结构与信息评估。
奶牛营养代谢与泌乳、繁殖、健康的关系
肖定汉北京奶牛中心研究员
营养是基础,代谢是关键。丰富的营养及平衡、正常的营养代谢是奶牛泌乳、繁殖和健康的分本保证。奶产量影响繁殖,高产易引起繁殖障碍,奶产量对健康的影响是酮病发病率的增高,繁殖对泌乳的影响是配不上牛就没有乳,子宫炎可以引起继发性酮病。代谢病的牛表现出产奶降低或无奶,并因进食量的减少、消瘦而长期不发情。
重视营养及营养代谢:奶牛的影响。
①饲料多样、品质优良、严防发霉变质。
②日粮要平衡,供应要精准。
③建立健全的监测规程:--饲料用宾州筛,粪便用粪便筛,加测评定日粮的加工和消化状况;--定期检测血酮,评估代谢的风险程度;--加强对乳成分、细胞数、细菌数、尿素氮的检测,对乳房管理代谢的评估;--加强繁殖管理,及时配种。
现代奶牛场的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
施正香中国农业大学教授
奶牛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总体布局方面、环保方面、牛舍建设方面及牛舍环境设计方面。奶牛场规划设计要关注关键环节:场址选择、厂区布局和功能分区、牛舍布置形式与净污道配置、建筑朝向与光照、建筑朝向与通风、牛舍间距、工程防疫设施等。
奶牛场粪污治理主要技术模式:
①种养结合:采用干清粪或水泡粪清粪方式收集粪污。关键因素有自有土地与可利用土地、土地承载力、当地自然气候条件、用肥季节、用肥习惯等。关于如何做到种养结合,将出台政策,按照土壤养分需求来确定养殖量。
②清洁回用:采用机械干清粪,场内实行污水管网输送、雨污分流和固液分离,污水深度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内粪沟或圈栏等冲洗,固体通过堆肥、基质生产、牛床垫料、燃料等方式处理利用。
③达标排放:采用干清粪方式,养殖场污水通过厌氧、好氧等工艺处理后,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,固体粪便通过堆肥等处理利用。
④集中处理:在养殖密集区,依托规模化养殖场或独立粪污处理企业,对周边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并集中处理。
认真学习、积极互动讨论、拍摄记录精彩瞬间
结业考试与答辩
通过为期三天每天12小时的高标准、高强度的课程学习,以及与专家面对面深度交流探讨,使学员既有了对奶业形势的深度了解,又有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。13日,蒙牛特邀行业企业相关专家组成答辩工作组,通过严格的考试与答辩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了综合考评,每位学员答辩12分钟,包括学员自我陈述8分钟,专家提问4分钟,专家根据学员的综合考评结果给出成绩。最终,参与培训的近90%以上学员圆满完成培训学习并顺利结业。学员们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培训,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,回到工作岗位后会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学以致用。
信心满满奔赴考场
紧张严格的考试与答辩环节
温总为学员精彩的答辩鼓掌
通过考核的学员获得结业证书
记录难忘的校园学习生活